虞美人李煜?《虞美人》为李煜所写,全诗如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译文】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地更替,回首往昔,有多少往事早已经匆匆而去。小楼晚来又春风吹拂,望着明月依旧,那么,虞美人李煜?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虞美人李煜歌曲原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几年级学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②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
相留醉,
几时重,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谢:凋谢。
③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虞美人》全诗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
作者能诗能画,只可惜政治上无所成就。本是一国之君,只因一个黄袍加身的后周叛臣便落得个“肉袒以降”成为一介阶下囚。七夕之夜,看汴京车水马龙,自己被囚寓中,回首往事怎能不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作者慨叹时光太慢。大概是俘前宫里浮华生活使他不思进取。�
“往事知多少”长叹一声,开始回忆往事的美好。李商隐有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为慨叹去日美好,来日不多,美好的往事只能成为追忆,当时却只是惘然虚度。�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冰凉的东风吹破寄身的小楼也吹破作者思旧的美梦。七夕之夜,正是群星闪烁,人间欢笑何多。离开金陵(南京)来到汴京(河南开封),昔日贵为一国之君,而今只有抬头看看天下共有的一轮明月,思念故都。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思乡的人的诗词中总因月而起思乡之情。
虞美人诗词注释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曲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拼音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道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上就是虞美人李煜的全部内容,一、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是——《虞美人》二、附原文如下: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