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红粉病?1、病菌菌丝体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黄瓜叶片上,由伤口侵入。2、发病后,病部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孢子会借助风雨和灌溉水蔓延。3、病菌发育适宜温度为28-30度,那么,黄瓜红粉病?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红糖加醋能治黄瓜黄斑病吗

黄瓜红粉病-真菌性病害,是塑料大棚或温室黄瓜等瓜类作物生产中新发生病害之一。,发病率已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11月在永年县小龙马乡何营村少数棚室黄瓜上首次发生,发病棚率1.5%,病棚内黄瓜病株率2.5%~11.5%。种植防治

1、种子消毒: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稀释液浸种30分钟,倒液阴干后第二天播种。

2、高畦地膜栽培:保护地或露地均可实行高畦地膜栽培,或畦面铺稻草或麦秸。秋棚黄瓜最好在棚内育苗。

3、膜下沟灌:适度浇水和及时排除空气中过多的水分,控制发病。

4、加强管理:棚室栽培黄瓜应适度密植,及时整枝、绑蔓,注意通风透光。春茬大棚黄瓜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进行夜间和清晨通风,选用无滴膜,防止棚顶滴水轿竖。在发病期间,摘瓜、绑蔓等农活应在露水消失后进行。雨季加强田间排水,并及时追肥。[1]

药物防治

药剂防治:重点是在苗期下雨前后和发病初期摘去病叶后施药,每隔5-10天再行用药,连治3-4次。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缓搭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百菌灵与多菌灵,或百菌清与托布津各1:1:1000混合液。发病初期熏烟百菌清烟雾剂,或喷粉闭哪大10%百菌清粉尘剂,每1000平方米1.5千克。

黄瓜炭疽病怎么治疗

龙眼红粉病是由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 Link et Fr.引起,是海南省龙眼主产区戚乎龙眼果实生长期新发生病害,该病害在雀册海南发生顷仔宏较普遍。

小苏打加白醋可以治黄叶病吗

黄瓜红粉病发病数做原因是病菌菌丝体随病株唯毕码残体在土壤中指哪越冬,第二年春季,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黄瓜叶片上,通过伤口侵入,在春季温度高、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大棚也会导致黄瓜产生此病。

黄瓜生病用什么药治

黄瓜红粉病是温室大棚瓜和其他瓜类种植中的新病之一,而且随着黄瓜种植面积的逐渐增加,红粉病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在黄瓜种植过程中,有必要准备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接下来就说说黄瓜红粉病的成因、危险症状和抑制措施。

一、危险症状

叶子感染粉红病后,会出现不规则的浅棕色病斑,呈深绿色圆圈或椭禅旦圆形。当种植环境相对潮湿时,叶子的边缘会被水沾污,病斑比较薄且容易破裂,在长期炎热的天气下,鲜橙色的霉菌也会长在有病斑的叶子上,导致叶子腐烂变干,病菌最初是白色,慢慢的会变成粉红色。

二、黄瓜红粉病的传播途径及成因

黄瓜红粉病的病原体是菌丝体,菌丝体会留在患病土壤中生存,如果条件合适,菌丝体会蔓延到叶子并通过伤口进入,病原体通常是通过风雨和灌溉用水传播。

2、黄瓜红粉病通常发生在温室黄瓜中,春季大棚中温度比较高、光线不足、通风不良,所以容易生病而陆地黄瓜也可能发生,大多是在夏季降雨和高湿度条件下发生,如果温度为25-30°C,并且湿度超过85%,更容易生粗首病。

三、预防措施

1、种植黄瓜的密度应为3500株/亩,对于小型叶片的植物类型品种来说,在种植时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但不得超过4000株/亩,对于大型叶片植物类型的品种,宜使用2800-3000株/亩,在播种黄瓜种子之前,先在室温的水中浸泡15分钟,然后转移到55°C至60°C的温水中10-15分钟,连续搅拌,然后将水温降至30°C,再继续浸泡4小时,播种并发芽。

叶片发黄是缺什么肥料

瓜类红粉病的病原鉴定、发生与防治

[Trichotheciumroseum(Pers.:Fr.)Link]是世界性分布的一种真菌,以腐生为主,可从腐烂植物体、土壤、空气中分离获得岁闭;兼具寄生,也可以侵稿败染多种植物引起红粉病;还可寄生于一些病原真菌而作为生防菌。1809年Link于德国柏林首次发现该菌,1902年美国报道在纽约发生红粉病,随后在世界各地都有病键雀颤害发生报道。我国早在1966年,戚佩坤等即有在吉林发生黄瓜红粉病的报道。红粉病在当时为瓜类非主要病害,为害较轻,影响很小

以上就是黄瓜红粉病的全部内容,2、常见的黄瓜红粉病可以使用5,000倍40%氟硅唑或1000倍25%丙草胺或1500-2000倍25%嘧菌酯,也可以用氟烷、氧嘧菌酯、恶唑、氟等化合物进行治疗,但建议每周一次,轮换施药2-3次。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