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筋骨草的作用?【中药名】筋骨草jingucao【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英文名】HerbaAjugae【来源】唇形科植物筋骨草AjugadecumbensThunb.的干燥全草。【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基部倾斜或匍匐,上部直立,多分枝,那么,匍匐筋骨草的作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车前草的功效与作用
你说的应该是筋骨草吧,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
生于路旁、溪边、草坡和丘陵山地的阴阴湿处。
原产于欧亚大陆。国产分布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及浙江药用植物,有镇咳、祛痰、平喘等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疖疮疡,烧烫伤,毒蛇咬伤。
筋骨草有几种
【中药名】筋骨草 jingucao
【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
【英文名】Herba Ajugae
【药用部位】唇形科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Thunb.的干燥全草。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基部倾斜或匍匐,上部直立,多分枝,四棱形,略带紫色,全株密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具柄,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11厘米,盘1~3厘米,先端圆钝或短尖,基部渐窄下延,边缘有波状粗齿,下面及叶缘常带有紫色,两面有短柔毛。花轮有数朵花,腋生或在枝顶集成多轮的穗状花序,萼钟形5裂,花冠唇形,淡紫色或白色,花冠下唇长约为上唇的2倍,雄蕊4个,二强,子房上位。坚果灰黄色,具网状皱纹。花期春末夏初。
【产地分布】生于路旁、林边、草地、村庄附近及沟边较阴湿肥活的土壤上。分布于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
匍匐筋骨草
夏枯草为唇形目唇形科植物。一般是在夏季采取半干燥果穗入药,但在台湾市场多见全草使用。在一般凉茶铺都有卖夏枯草饮料。主要生长于疏林、荒山、田埂及路旁,花期4-6月,果期7-10月。由于此草夏至后即枯,故有此名。苦、辛,寒。入肝、胆经。
①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头痛。夏枯草
②清肝火、降血压:治高血压病、高血脂、高血粘和高血糖。
③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筋骨草作用
筋骨草,中药名。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管状花目、唇形科、筋骨草属多年生草本,根部膨大,直立,无匍匐茎。茎高25~40厘米,四棱形,基部略木质化,紫红色或绿紫色,通常无毛,幼嫩部分被灰白色长柔毛。约40种,原产于欧亚大陆。药用植物,有镇咳、祛痰、平喘等功效。
筋骨草治什么病
筋骨草,中药名。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管状花目、唇形科、筋骨草属多年生草本,根部膨大,直立,无匍匐茎。茎高25~40厘米,四棱形,基部略木质化,紫红色或绿紫色,通常无毛,幼嫩部分被灰白色长柔毛。约40种,原产于欧亚大陆。药用植物,有镇咳、祛痰、平喘等功效。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全草。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主治
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咯血,跌打肿痛。
相关配伍
①治肺热咯血:与白茅根配伍;
②治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筋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用筋骨草鲜草四至五株,加豆腐共煮, 吃豆腐并饮汤;
③治跌打伤,扭伤:与少量生姜、大葱配伍,捣烂外敷。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禁忌
孕妇忌服。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生理特性
筋骨草,多年生草本。长10~875px。根细小,暗黄色。地上部分灰黄色或黄绿色,密被白色柔毛。细茎丛生,质软柔韧,不易折断。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150px,宽1.5~62.5px,绿褐色,边缘有波状粗齿,叶柄具狭翅。轮伞花序腋生,小花二唇形,黄棕色。气微,味苦。常生于海拔340~1800m的草地、林下或山谷溪旁。
以上就是匍匐筋骨草的作用的全部内容,匍匐筋骨草 (Ajuga reptans cv.)是属于唇形科的一种植物。原产美国。生于路旁、溪边、草坡和丘陵山地的阴湿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被白色长柔毛。茎方形,基部匍匐生长。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