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蟛蜞菊?蟛蜞菊,别名:黄花蟛蜞草、黄花墨菜、黄花龙舌草、田黄菊、卤地菊,学名:Wedelia chinensis (Osbeck.)Merr.属于菊科、蟛蜞菊属植物蟛蜞菊,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上部近直立,基部各节生出不定根,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那么,黄花蟛蜞菊?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农村常见的野菊花

黄花蟛蜞菊

1.在公园、路边、野外或者绿化带等地方,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匍匐长在地表的植物,而且往往是一长一大片,经常也会看到开花,观赏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2.这植物其实名字叫“南美蟛蜞菊”,也叫黄花蟛蜞菊、三裂叶蟛蜞菊、穿地龙等等,其实黄花蟛蜞菊是外来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地区,后面被引种到中国,现在很多地方都有栽培或者野生,其中主要是分布在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

3.要想和其他蟛蜞菊属的植物区分开来,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它们的叶子,黄花蟛蜞菊的叶子是三裂叶浅裂,这个可以通过观察看出来。

黄花螃蜞草

黄花磨奇草——黄花蟛蜞草,中文学名: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为菊科蟛蜞菊属的多年生草本。

黄花蟛蜞草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功能——清热,解毒,祛瘀,消肿。

主治——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有什么区别

杀虫剂吧!因为蟛蜞菊有很多品种,中国本土生长的有5种,目前我们所说的入侵品种为南美蟛蜞菊,原产热带美洲,在全球热带广泛归化,防不胜防。

蟛蜞菊的别名

蟛蜞菊,

又叫黄花蟛蜞草、黄花墨菜、黄花龙舌草、田黄菊、卤地菊,属于菊科蟛蜞菊属植物蟛蜞菊,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蟛蜞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葡匐横卧地面蔓延。全体密生刚硬的短毛,茎横卧地面,具短毛。多年生草本,矮小。茎匍匐,上部近直立,基部各节生不定根,长15~50cm,基部径约2mm。分枝,疏被短而压紧的毛。叶对生;无柄或短叶柄;叶片条产太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3~7cm,宽7~13mm,先端短尖或钝,上部叶较小,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连叶柄长5~7厘米,基部狭,全缘工有1~3对粗疏齿,两面密被伏毛,中脉在上面明显或有时不蛤显,主脉3条,侧脉1~2对,无网状脉。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直径1.5~2.5cm,具长6~12cm的细梗;总苞钟形,宽约1cm,长约12mm;总苞片2层,外层叶质,绿色,椭圆形,内层较小,长圆形;花托平,托片膜质;花异型;舌头状花黄色,舌片卵状长圆形,先端2或3齿裂;筒状花两性,较多黄色,花冠近钟形,向上渐扩大,檐部5裂,理解片卵形。瘦果,倒卵形,长约4mm;有3枚或两侧压扁;无冠毛,而有具浅齿的冠毛。花期3~9月。

蟛蜞菊是黄花蜜菜吗

蟛蜞菊,别名:黄花蟛蜞草、黄花墨菜、黄花龙舌草、田黄菊、卤地菊,学名:Wedelia chinensis (Osbeck.)Merr.

属于菊科、蟛蜞菊属植物蟛蜞菊,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上部近直立,基部各节生出不定根,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于路旁、田边、沟边或湿润草地上,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花语 脆贞不于 也是忠贞不渝 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有操守;渝:改变,违背,变。忠诚坚定,永不改变(永不变心)。

以上就是黄花蟛蜞菊的全部内容,蟛蜞菊 蟛 蜞菊,别名:黄花蟛蜞草、黄花墨菜、黄花龙舌草、田黄菊、卤地菊,学名:Wedelia chinensis (Osbeck.)Merr.,属于菊科、蟛蜞菊属植物蟛蜞菊,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上部近直立,基部各节生出不定根,以全草入药。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