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资料大全?1、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2、拉丁文:HerbaTaraxaci3、英文:Dandelion4、来源:为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5、性味归经:寒、甘、苦。归肝、胃经。6、有效成分: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那么,蒲公英的资料大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蒲公英的简介20字

蒲公英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蒲公英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中文学名: 蒲公英

拉丁学名: Herba Taraxaci

别称: 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

二名法: Taraxacum officnal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蒲公英属 Taraxacum

分布区域: 多分布于北半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各地

目录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征

使用价值食用方法

药用价值

蒲公英茶

医书论述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人工栽培基本方法

无公害蒲公英体芽菜

大棚蒲公英

法国厚叶蒲公英

“铭贤1号” 蒲公英

蒲公英花语

有关传说

药方选录基本信息

外形特征

使用价值 食用方法

药用价值

蒲公英茶

医书论述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人工栽培 基本方法

无公害蒲公英体芽菜

大棚蒲公英

法国厚叶蒲公英

“铭贤1号” 蒲公英

蒲公英花语

有关传说

药方选录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英文名:Dandelion 拼音:Pú gōng yīng 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蒲公英-原植物

公英,凫公英(《千金方》)、耩褥草(《唐本草》)、蒲公英(《千金翼方》)蒲公英(《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婆婆丁(辽宁)、仆公罂(《本草图经集》 花期:3~8月 使用部位:花、叶、茎、根 花语:停不了的爱。

蒲公英的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形态结构:多年生草本。根略呈圆锥状,弯曲,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

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

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高10-25厘米,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0-40毫米;总苞钟状,长12-14毫米,淡绿色;总苞片2-3层,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2毫米,边缘宽膜质,基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状突起;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0-16毫米,宽2-3毫米,先端紫红色,具小角状突起;舌状花黄色,舌片长约8毫米,宽约1.5毫米,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

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

蒲公英秒懂百科

1、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2、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3、蒲公英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中国江苏、湖北、河南、安徽、浙江、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浙江、福建北部、台湾、湖南、广东北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朝鲜、蒙古、俄罗斯也有分布。

关于蒲公英的知识和资料

蒲公英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蒲公英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中文学名: 蒲公英

拉丁学名: Herba Taraxaci

别称: 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

二名法: Taraxacum officnal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蒲公英属 Taraxacum

分布区域: 多分布于北半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各地

目录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征

使用价值食用方法

药用价值

蒲公英茶

医书论述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人工栽培基本方法

无公害蒲公英体芽菜

大棚蒲公英

法国厚叶蒲公英

“铭贤1号” 蒲公英

蒲公英花语

有关传说

药方选录基本信息

外形特征

使用价值 食用方法

药用价值

蒲公英茶

医书论述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人工栽培 基本方法

无公害蒲公英体芽菜

大棚蒲公英

法国厚叶蒲公英

“铭贤1号” 蒲公英

蒲公英花语

有关传说

药方选录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英文名:Dandelion 拼音:Pú gōng yīng 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 蒲公英-原植物

蒲公英的植物记录卡

【植物名】蒲公英。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和奶汁草。

【形态特征】多草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全株含白色乳汁,地下有一条粗壮的直根,很长、很深,棕黄色,肥厚,肉质;叶丛生于根基,叶片倒卵状披针形至绒状披针形,多贴于地面,有柄,顶裂片三角形,裂片向下弯,边缘有淡紫色斑迹;头状花序,顶生,黄色舌状花,几乎常年开花,以2~5月最盛;瘦果暗褐色,有棱及刺状凸起,冠毛羽状,白色,形似降落伞,随风飘扬(图20)。

http://47.94.224.236/baidu/fzzysbwbd/19787109144811020001_0133_1.jpg

图20蒲公英

【生长分布】生于路边、田边、坡地和山野。各地均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

【采收季节】4~10月。

【加工贮存】连根挖起,洗净晒干,放置干燥处保存。因本品极易生霉,需经常翻晒。

以上就是蒲公英的资料大全的全部内容,1、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