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药用功效?南天竹,除盆栽观果、观叶之外,也可丛植于树下或用作花篱、绿篱,果穗是传统的切花材料。根、茎、叶、种子可药用,有止咳、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久咳喘息、百日咳、风热头痛等。那么,南天竹药用功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南天竹子的功效与用量

天竺子

别名:天竹子,南竹子,白天竹,南天竹子,南天竺子,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

性味:酸,甘,平;有小毒。

归经:归肺经。

入药部位: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果实。

形态特征:干燥果实,近球形,直径6~9毫米,外表棕红色或暗红色,光滑,微只光泽,顶端宿存微突出的柱基,基部留有果柄或其残痕。果皮质脆易碎。种子扁圆形,中央略凹。昧酸涩。以干燥、色红、完整者佳。

天竺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 g;或烧存性研末。

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涂。

天竺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敛肺,止咳,清肝,明目。

主治:治久咳,喘息,百日咳,疟疾,下疳溃烂。

天竺子的禁忌

外感风寒咳嗽不宜。

天竺子的配伍

①治小儿天哮:经霜天烛子、蜡梅花各三钱,水蜒蚰一条。俱预收,临用水煎服。(《三奇方》)

②治百日咳:南天竹干果实三至五钱。水煎调冰糖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三阴疟:南天竹隔年陈子,蒸熟。每岁一粒,每早晨白汤下。(《文堂集验方》)

④治下疳久而溃烂,名蜡烛疳:红把子烧存性一钱,梅花冰片五厘。麻油调搽。(王玷桂《不药良方》)

⑤解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四两,擂水服之。如无鲜者,即用于子一、二两煎汤服亦可。

南天竹煮水能止咳吗

南天竹的寓意是吉祥,好运,好兆头,日渐浓烈的爱情,把南天竹送给老人,代表着对老人一生平安、健康长寿的祝愿;它的茎干成丛生长,秋冬季叶色渐变为红色,更有硕硕红果,有很大观赏价值;它的根茎和果实有药用价值,可清热祛湿。

寓意

南天竹的寓意是吉祥,好运,好兆头,日渐浓烈的爱情。

拜访老人时或给老人祝寿时,把南天竹送给老人,代表着对老人一生平安、健康长寿的祝愿;

将南天竹果枝与盛开的腊梅、松枝一起插在花瓶中,有松竹梅岁寒三友的比喻,可以送给挚友或摆放在家中,可以象征朋友或自己的贞洁本质。

观赏作用

茎干成丛生长,秋冬季叶色渐变为红色,更有硕硕红果,久久不落,可供很好的赏叶观果效果。

药理作用

根茎:清热去体湿,通经络。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眼部结膜炎、尿道感染、咳嗽肺热、急性肠胃炎、湿热黄疸、跌打损伤等。

果实:止咳平喘。

另外,有很多以南天竹为原料的常用配方,对小儿天喘、百日咳、三阴疟、八角虱等疾病有很好的治愈效果。

小贴士:南天竹是有毒的植物,它是中国植物图谱中收录的有毒植物,全株都有毒。一般中毒之后,表现为脉搏加快,不规则,十分兴奋。血压下降,呼吸麻痹甚至会昏迷。所以,需要避免中毒。

南天竹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南天竹,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拉丁文名:Nandina domestica.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

功能主治

湿热黄疸、胃肠炎、尿路感染、眼结合膜炎、咳嗽、喘气、百日咳、食积、腹泻、尿血、腰肌劳损。

南天竹煮水喝有什么功效

南天竹含有毒素,整株植物均不宜食用。误食南天竹果实可能引发中毒,症状包括兴奋、心跳加快后减慢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肌肉痉挛、呼吸麻痹和昏迷等。若不幸误食,应立即拨打120求助,并将毒果带给医生。若患者心跳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若仍有呼吸和脉搏,应将其置于去枕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引起窒息。

南天竹在药用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1. 南天竹的根茎具有清热除湿的功效,并能通经活络。它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急性胃肠炎、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眼结膜炎、感冒发热和跌打损伤等。使用时,通常建议取15至30克的根茎。

2. 南天竹的果实性质平和,味道苦涩,含有一定的毒性。果实可用于治疗哮喘、咳嗽和百日咳。在使用时,一般建议将三钱果实入药。请注意,尽管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由于其毒性,南天竹的果实和其它部分仍不宜未经专业指导而随意食用。

鸡爪槭药用功效

中药南天竹的功效是可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临床上可以通过南天竹来治疗呼吸道的相关疾病,特别是患者肺部出现炎症,而导致咳嗽、咳痰都可以进行调治。对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慢性疾病所导致的咳嗽、咳痰也有一定的疗效。南天竹还可以治疗其他系统出现的感染,像泌尿系感染就可以很好的治疗。对于眼睛出现的炎症表现为眼睛的红、肿、热、痛也是可以进行调治。另外皮肤病,像疮、癣等等需要在医生的辨证下的合理的进行应用。南天竹的应用在临床上最好的配合相关的抗生素,像红霉素、青霉素,还有左氧氟沙星、头孢类抗生素等等都适合应用,对于提高南天竹药效,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南天竹药用功效的全部内容,③治三阴疟:南天竹隔年陈子,蒸熟。每岁一粒,每早晨白汤下。(《文堂集验方》)④治下疳久而溃烂,名蜡烛疳:红把子烧存性一钱,梅花冰片五厘。麻油调搽。(王玷桂《不药良方》)⑤解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四两,擂水服之。如无鲜者,即用于子一、二两煎汤服亦可。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